Posts

2023 Reading Highlights

  《北京的人力车夫》 [美]史谦德 民国时期弱势群体的沉浮 《非理性的人》威廉·巴雷特 近现代,启蒙运动之后,因为生活方式和道德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 所以人感受到异化。讲了克伦凯国尔、尼采,海德格尔和萨特这四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如何解决异化焦虑 我思: 人们之所以会感到异化,似乎是过于在乎自我,而无法顺其自然,接受和感受世界的变化,如果人不在乎自我,也就不需要什么存在主义了,因为根本不需要追寻什么意义。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生产者社会和消费者社会对待穷人有不同的态度 消费者社会穷人被抛弃,但他们没有反抗的道德正当性,在生产者社会底层工人可以认为自己被剥削而反抗,消费者社会穷人只是没有消费能力的人。 思考: 解决方法也许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更加包容不同价值观,使得任何人都能以极低成本获得生产工具,每个人都能生产出不同的价值提供给社会,每种不同的价值都能被社会接受并有所回馈,从而让任何人都能轻易得自给自足。同时社会文化对私域足够尊重,尊重包容个体在和社会交换价值之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近代的尺度》茅海建 当时争论的主要是两个点,一个是外国人能否入城居住,另一个是外国公使入京见皇帝并且在北京设立领事馆。清朝坚持拒绝,因为儒家里只有上下尊卑,没有平等关系,中国向以天朝自居,无法容忍平等关系。 思考: 传统里并非没有兄弟平等的概念,只不过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无法容忍平等或者地位低于别的国家,因为这样就会削弱自己在百姓面前的权威,削弱合法性。 《国家间政治》 摩根索提出 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受到客观规律影响 受到人性的欲望影响,人要不断扩张权力支配别人 政治本质是权力,和经济学家、法学家不同,经济学家考虑的是利益,法学家考虑的是法律,而政治家考虑的是权力平衡 要区分道德和政治利益,对道德的过度追求会造成国际灾难。例如张伯伦追求世界大同,没有提早对德国警惕,导致二战。而丘吉尔追求英国的利益,最后解决了问题。 这本书影响了美国的外交策略。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官僚队伍中儒生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汉武帝到汉宣帝统治的期间内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帮助当权者无论是霍光还是汉宣帝寻找理论巩固权威,从而获得更多提拔,逐步取代皇亲和功臣后代 思考: 从韦伯的权威理论分

从零开始的宪政实验

  《原则与妥协》 读后感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主要内容就是美国历史,更偏重宪政制度演进的过程,里面会对很多最高法的判例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 能发现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几年前想着看了很多中国历史书,但是欧美的历史不甚了解,尤其是我打算在美国长期定居,应该对美国的历史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选择的第一本美国历史书是易中天的《费城风云》,写得很好,把整个制定宪法的过程,双方辩论的焦点都描述得很清楚。 之后就翻了一下《费城风云》的豆瓣评论,偶然看到推荐这本书,于是买了看了两眼,惊为天人,不过进展缓慢,因为每一部分都想要记很多笔记,而且当时又有些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要做,不忍心潦草得读完这本书,就拖了下来,直到最近才有空认真读完。 确实写得很好,把美国整个宪政演进的过程描述的很清晰,读完不仅了解了美国历史,对最高法判案逻辑的详细描述让我对法学有了更多了解,对美国政治生态的演进的分析让我对政治学的很多观念和理念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来听说这本书是国内法学院的经典读物,果然实至名归。 此文就详细描述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几个点。 『声明』 本文只是随便谈谈个人对美国历史的感受,然而个人学力有限,写作时间有限,感受不免偏颇疏漏,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美国的历史和制度,难免会被拿来和别的国家比较,欧洲也好,南美也好,东亚也好,但那就是更复杂的话题了,不是我想并且有能力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的。 另本文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摘抄自原书,为了行文顺畅,就不特意区分是我自己的观点还是原书作者的观点,反正都是我支持的观点~~ 全副武装,从零开始 美国的宪政,就像是一场从零开始开始的实验。一群清教徒,来到一片没被开发过的土地,没有历史的包袱,也几乎不被欧洲大陆的旧官僚和贵族管束,然后进一步摆脱英国王室的控制完成独立,自力更生,用契约协调人与人、集体与集体间的关系,由此从零构建起整个社会架构。 不过从零开始的,只是社会,而非文明。美国的宪政,是基于过去民主制度的实践经验,清教徒的文化,还有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政治理念。它更像是对欧洲社会的重构与迭代。一些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有些根深蒂固的顽疾,无论再怎么修补都无济于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倒重来,用之前开发系统积累的经验和理念开发一套新的系统。这就是美国宪政在干的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架构师的水平很重要。美国的制宪

View and Buil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like a Software

  Background Recently I read several books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I also read some books about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such as The Logic of Governance in China (Zhou, Xueguang)  and America against America (Wang, Huning). I feel software and government do have many similarities. For example, both of them are created to execute tasks based on some stable business logic,  to satisfy human needs, to serve a large user base, have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etc. Software system is more like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 science, a theory is usually created by studying some simple model with a lot of  assumptions and then applied to a more complicated context. I’m thinking maybe we can do the same thing from software architecture to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spire people on different ways of building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based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test them in practice. This is more of a collection of my own tho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