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道家追求虚无,虚无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它既是一种真理和状态,又是一种价值追求:无中生有,无为而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我,人到无求品自高,润物细无声。即使是这样随意列举的一些有关虚无的描述,其中任何一个都有无穷的展开空间。而我最近则对“润物细无声”一词尤为在意,有些思考,就在此对它略微展开。 润物细无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理念,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一道找最优解的有趣谜题。 声音除了传递信息和艺术价值之外,大部分都是一种额外的能量损耗,或者是对外界不必要的影响。而要把这些损耗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润物细无声就是在寻找这样的最优解。 从一个10年前的自动化本科生的角度看,在控制论里,“声”就相当于超调,说人话就是用力过猛导致的系统过度反应,这种过度反应会造成很多潜在问题,优点是响应时间快。要避免这种过度反应也不难,就是增大阻尼系数,让系统顺着惯性运行,但缺点是响应慢。所以控制论里最大的难点是怎么在超调量和响应时间之间找平衡,这里面涉及很多复杂的公式和方法,而且都是近似方法,有时需要手动尝试各种数值,而缺乏一套能找到最优的确定步骤。 从一个码农的角度看,对于一个问题最容易想到的算法往往都是遍历所有可能的暴力破解法,这会消耗很多内存和时间资源。而内存、时间资源消耗最小的方法往往都是最难找到又最精妙的方法。 其次,这是一种最纯粹的行为方式。 前面提到,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润物而又发声,一个可能目的是通过发声宣传自己做好事的行为,为自己打广告。而很多这么做的往往都是骗子,比如陈光标。所以润物无声就是一种只专注于做事,而没有其他杂念的非常纯粹的行为方式。 那么具体如何“润物细无声”呢? 我绞尽脑汁,想了以下具体实例\(≧▽≦)/ 1. 倾听别人。 这个属于社交101 的经典建议,因为人渴望被倾听。生活中也遇到过具体的事情。疫情时有一次在一个平台上1 on 1 练口语,老师是个普通的美国人,也不是专业教师,那一次上课过程主要是那个老师在说话,他主要发表一些对各种时事的看法,而我则不好意思打断只能倾听。课后那个老师似乎很开心,还给我发私信说感觉上课很愉快,舒缓了很多疫情的郁闷,希望还有下次。 所以倾听别人就是以无声的方式让别人快乐。 2. 当和别人有不同意见时,避免直接反对,而是让别人自己思考。 很多人面对不同意见或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