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史随想

“学习一种哲学,不了解它在哲学史里的位置,是无法彻底理解的。因为一种哲学常常是对之前学问的引申或者批判,所以要了解其背景。” — 冯友兰

最近听了两本书,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都很有意思,写篇文章记录书中精彩内容和我自己的随想。

西方哲学

  • 古希腊时期
    • 希腊早期哲学研究的主要是科学向的问题,例如宇宙论,原子论,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等
    • 一些来到希腊做生意的商人,因为口才好,开始教授辩论和表达方法,同时也研究哲学,被称为贤者派。他们否认道德的意义,认为人应该自私,认为人的道德是由习俗决定的,所以不同地区的道德不同。
    • 基于对贤者派的批判,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人专注研究有关道德的哲学。他们研究的更多的是人类精神层面相关的哲学,想要寻找绝对的道德真善美。
    • 之前的学派因为古希腊的强盛,所以更关注宏大的问题,例如宇宙原理,如何构造好的社会,人在社会中应该有何追求。但后来随着希腊的衰弱,人们开始更关注自身的问题,例如个人如何寻求快乐。所以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派,例如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还有一个怀疑论学派,他们大都继承了古希腊不同学派的思想,包括原子论、柏拉图等。但他们关注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转而更加个人快乐的追求,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 古罗马时期
    • 普罗提斯结合了基督教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有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影响了奥古斯都,使得基督教被统治阶级接受。
    • 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认为宗教就是荒谬,然而越是荒谬越是容易让人相信。而哲学是理智,他觉得要用荒谬决定理智。
  • 中世纪
    • 当时穆斯林兴起,很多古希腊著作是先又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由穆斯林学者进行解读,然后再翻译成拉丁文,所以基督教学者研究的古希腊哲学实际上是穆斯林学者解读后的东西。当时穆斯林有两大学术中心,一个在西班牙,一个在巴格达。
    • 人们更多的是结合古希腊哲学和神学进行研究,论述什么是上帝,信仰上帝的合理性。同时也研究其他哲学问题,例如共相问题,实在论和唯名论。
    • 唯名论的提出把形而上学和基于经验的哲学研究区分了开来,从而使得科学可以和形而上哲学分开发展。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原版希腊文的古希腊哲学,而非古罗马哲学里提到的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被翻译成各个民族的语言。同时活字印刷的出现,也使得出版更加容易,圣经等著作也被更多翻译成各国各民族语言,也产生了更多用别的语言写的哲学著作。这就是文艺复兴的形成。
  • 文艺复兴时期
    • 马基雅维里既推崇自由和地方自治,又提出了君主论,背景是中世纪腐败的教廷统治让他觉得必须有一个强有力又很有手段的君主,才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所以人民要讲道德,而君主不需要讲,因为讲道德的君主必然被坏人利用和背叛,导致国家衰败。但君主又要表面装的很讲道德。
    •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良派代表比如提出新教的路德,更倾向于古罗马哲学家提出的信仰高于理性,因为理性只会限制宗教和信仰。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批评罗马教廷经院哲学神学把信仰弄的过于复杂,所以提出应该追求简单的信仰。
    • 蒙田提出了怀疑论,他认为人只要持有怀疑论,就不会又过度憎恨,同时他也推崇社会的缓慢演进。
    • 文艺复兴后期的哲学逐渐追求从实践经验实验中总结并提出可验证的假设,这就变成了科学。诞生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比如伽利略,牛顿,帕斯卡等,他们批判了中世纪哲学只研究复杂理论,而不联系实际,没有创造。而他们的科学则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探索和实验,发现新的知识,同时也运用了一部分古希腊的逻辑推理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们推崇机械论,同时把人也放进了机械论的框架里进行研究,这和中世纪把人视为独一无二高于一切物种的特殊存在的理念背道而驰,降低了人类的重要性。
    • 培根认为推理并不能产生新的知识,而实验可以。但他对现代科学的假设概念不够重视,因为要做实验要现有假设,实验结果很大程度受假设的影响。
    • 霍布思提出了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他受当时英国革命乱象的影响,对其反思,认为形成契约就要让渡权力,所以人应该绝对服从形成契约后的执行者即政府。否则就进入无政府的弱肉强食的混乱状态。他的观念虽然推崇强权,但因为逻辑严密,而流传下来。同时他将科学方法衍生进入研究社会学。
  • 大陆理性主义
    • 笛卡尔从逻辑角度论述了人的存在,以及上帝是否存在,以及人与上帝的关联性。
    • 斯宾诺莎丰富了笛卡尔的理论,发展出了伦理学,认为上帝就是宇宙与自然,人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其中机械运动的一部分。
    • 莱布尼茨则提出单子论,强调物质由单子构成,与斯宾诺莎的整体论思路相背离,不过和他的微积分思路吻合。
  • 英国经验主义
    • 洛克认为不存在先天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这种理论是危险的,因为会被统治者运用来愚弄人民让他们相信某种信仰而臣服。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后天经验得到的。同时不同于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负面看法,他认为自然状态的人是理性的,是好的,并提出了政府的权力制衡。
    • 巴克莱分析了科学语言与人类感情经验认知的关系,结论是所有的知识都来自经验,抽象的东西都是每个人的凭经验的个人理解,不存在共同认知。
    • 休谟是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进一步去除了巴克莱理论中的形而上的东西。同时他提出了经验主义的道德理论,认为人追求道德是因为它有用,或者觉得道德是好的,认同这一价值观。经验主义还认为上帝就是理解一切的一种存在。休谟只对文学哲学感兴趣,对其他一切学科都嗤之以鼻。
  • 启蒙哲学
    • 19世纪发展出了自然神论和无神论。自然神论者认为上帝创造了自然,然后就放手让它自然演进。同时一个学者还提出了宗教信仰的5条原则,包括

      • 上帝存在。
      • 上帝应受崇拜。
      • 德行是崇拜上帝的主要方面。
      • 人总是憎恶罪恶,并且应该为自己的罪过忏悔。
      • 死后将有报偿和惩罚。

      他们认为任何宗教不应该要求信众相信超出这5条原则的东西,否则就是传教者要谋取私利。而正常的宗教都符合这五条原则。同时他们批判无神论,认为人需要信仰,只有那些帝王要忽悠百姓相信无神论从而能更好操控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

    • 之后就是启蒙运动,此时人们相信可以凭借理性掌握一切知识与科学。代表人物有卢梭,卢梭虽然没有深厚的学识背景,但他的理论广受欢迎,他写了社会契约论。

      • 卢梭认为过度向普通人推崇科学是不好的,因为会让他们失去信仰,而回到自然状态,使得社会无法形成有效的秩序,但错不在理性和顶尖科学家,而是那些一知半解用理性忽悠普通人而哗众取宠的人。
      • 他的《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如何通过形成人与人的社会契约而形成某种社会公义,从而让人自然而然放弃私利的追求而追求这种公义,把它当作信仰,最终得到真正的自由。他批判了启蒙运动运动中的极端理性主义,开启了浪漫主义。
  • 康德, 人的心灵对经验获取的影响
    •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为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矛盾思想之间找到了一个哥白尼式的解决方法。他在休谟的经验主义基础上,解释了先验知识是怎么一回事,他认为人的认知与感性在吸收经验时,对经验进行了再加工。这并不是说所有外在事物都只是心灵中的概念,而是说经验和人本身的感性共同构成了人所得到的知识。所以他批判很多形而上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不基于实践经验,都是想象,所以不同的方向上都能找到论据。所以他认为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因为上帝是一个纯粹先验的概念。
    • 他认为意识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即既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对自我来说又是自由的。他认为自我是唯一客观实在的,但又是不可知的。
    • 他认为道德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如果一个东西符合道德,那它对别人实行成立,对别人实行也成立。且这种规律能自然的长久存在。比如诚信,对别人不诚信虽然对自己有利,但别人对自己不诚信显然不好。而美是人们共同感性追求并且认同的东西。
    • 之后的唯心主义主义基于康德的经验是感受加工而成的理论,同时解决了他的 “自我是唯一客观实在的,但又是不可知的”这一论点的矛盾,认为一切都是感受而成的。


思考:唯心vs 唯物

东西方哲学似乎都存在唯心唯物两种流派的争论,感觉本质原因在于人天然存在自我与他者的感知界限。东方里感觉理学更接近唯物主义,而佛学则更接近唯心主义,而王阳明的心学的知行合一似乎更接近康德,将经验和理性、自我和客体结合统一。


思考:理性对知识的创造以及语言的作用

经验主义认为理性并不能创造新的知识,但真的是这样吗?杰出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所经验的东西未必比普通人或同行多,但他们能创造伟大的理论和知识。所以知识也和人的思考有关,对即有经验的分析概括抽象联结也是知识的一种。

语言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似乎把人类的思维离散化、接口化、抽象化、精简化,使得

  1. 方便经验信息的传递。

  2. 方便抽象思维,记忆。可能也是有助于脑部不同区域信息的传递。

否则呢,如果没有语言的话,人脑可能就只能对复杂的声音图像信息做表层处理,因为大信息量对更深层次的联接来说所需硬件要求太高,人脑无法负荷。 此时对人来说,可能各种信息就像复杂而相互连接的整体。

感觉这和整个宇宙的基本结构可能接近,就是整体上万物是相互连结的,但是又不是完全连结而完全一致的,还是存在原子、量子这些个体与个体间的间隔,世界就是存在于这种既连续又离散的自相矛盾的状态,这样也就显得有生机有动力了。


思考:关于自由意志

事物的强关联形成边界,弱关联形成整体统一,世界在这两者的不同 / 矛盾相互作用下演化得多种多样也充满矛盾。而自由意志更像是一种幻觉。一个个体觉得它是自由的是因为它看似能有很多选择,但它的感受机关无法感知到最终导致那些选择的隐藏规律,所以自以为是自由的。而感知机关能感知到的选择越多,所谓的自由意识越发达,人类就是最发达的一个。之所以存在隐藏规律,是因为之前说的矛盾统一的存在,导致有些规律和其他规律过于不同,而被忽视或相对不明显。所以真正的自由的定义是,某个机关,有很多选择,并且它的中央控制器无法觉察到做某一个选择的原因,然后误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其实自由的定义有很多可以推敲的地方。如果定义成自我掌控,那和机械论不矛盾,人作为一个个体确实能掌控很多东西,且根据自己的欲望做决定。更抽象一些,所以自由意识,可能是一个个体能够感知到自己能掌控外界的事物,但是传感器都是对外的,以传感器为分界线,就分成内外,当然通过冥想也能把自己的情感当成外在物去感知,也就是把意识内核无限缩小到最小,一切其他东西都是外物。但总有一部分内核是不可感知的,这部分就是意识所在,意识也符合机械论,只是由于不可感知,所以会让人感觉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做决定,但本质还是各种情感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冥想到一定程度,就会入定,这种状态就是不受情感影响,也就没有波动,无语无求。但是不可能真的完全不受情感影响,否则一旦进入入定,就出不来了,所以只是无限逼近。

对自由意识的一个误解是能产生纯随机决定,世界上不存在纯随机,否则这个世界就变得杂乱无章,一个纯随机系统可以让任何有序系统失去基本秩序。所以不可能有纯随机,其中的道理只是没被发现。


  • 德国唯心主义
    • 黑格尔和叔本华是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 黑格尔认为精神才是本质,所有实在都是精神的体验,不存在不可知的客观实在,精神是绝对的,同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他在逻辑学也颇有造诣。他辨证的认为存在的提出就意味着虚无的存在,所以二者二位一体。他对政治也有论述,认为国家是个人意志的综合而成的集体意识,人只有理性运行才能维持社会稳定,但并不意味着人要服从集体意识,让国家由人独裁统治。相反国家应该尽量保障个人自由,当个人把自己的自由和集体合在一起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他认为国际组织没有用,因为国家必然自利,不会遵守国际规则,最后导致战争。
    • 叔本华鄙视黑格尔,认为他没有带来新知识。他憧憬康德和休谟。他比较悲天悯人,也有物理学背景,也了解印度宗教哲学。他认为人的意识感受本质是人的感知器官的物理感受,人类的意识也是感受经历的一部分,所以人本身就在绝对真理中,并且感受它,所以思考和行为是本质一体的,都是去经历体验。同时他提出了意志的概念,意志就是要去做什么的动机,认为意志不是人独有的,而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而理性只是意志的衍生,所以人并不因为有理性而高于其他生物。他悲观得认为一切生物都是为了生存而存在,存在可能本身就是付出大于收获,痛苦大于幸福的过程,要想超脱与获得精神自由,就必须超脱自己的欲望,类似佛学寻找更高阶的追求。
  • 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 19世纪的大陆唯心主义主要批判了之前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强调人的感性和意识对经验的塑造。而19世纪在英国,以边沁和密尔为首的哲学家将经验主义进一步发扬光大,他们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理论,但提出了很多如何实践运用经验主义的方法,以及细化的描述了如何把功利主义运用于道德领域。
    • 边沁认为道德都是为了快乐,快乐是可以衡量的,我们应该追求尽可能多的快乐而避免尽可能多的痛苦。而法律的目的则是让社会总体快乐值最大。由此就能确定法律的边界在哪里,因为执行法律要付出代价,有些事情上付出的代价大于收获的总体快乐,那法律就不该去管这些事,比如类似夫妻关系的私德问题,法律介入成本太大,大于调解成功后双方的收获,就不该管。同时他认为犯罪的量刑应该远大于罪犯犯罪的收获,以及抓捕罪犯的成本,这样才能起到威慑罪犯的目的。所以他反对君主制,认为君主制定法律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快乐的最大化,而非全社会的快乐最大化。
    • 密尔从小受到父亲的理性主义和法律的严格训练,使得他的水平远远领先于同辈,但也患上了某种精神疾病,因为他的圈子里的人过于强调理性,而压抑情感。他基于边沁的理论,提出快乐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层次之间的快乐不能简单的用绝对量来做比较,人总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的。他支持个人主义,认为要防范大政府以民主的名义侵犯个人权利。他认为政府应该避免介入私德,除非有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政府也不应该推崇某种道德,以及其他一些领域政府也不应该介入。
    • 孔德 出生于一个混乱的年代,那个时代科学的崛起削弱了宗教的权威,导致社会出现了政府的无政府和道德的无政府。孔德认为无政府主义将最终导致帝王专制,因为无法从道德上否定帝王专制的正当性。孔德创造了实证主义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社会重新获得统一的秩序。实证主义就是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从现象总结出简单浅显的规律,避免把规律搞的过于复杂以及避免把规律引申到形而上学的领域。所以他发明了社会学。希望通过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研究找到一些一般性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的新权威。但是后期当他经历了感情挫折后,他意识到了人类情感的重要性。于是背离了他自己创造的实证主义,反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宗教,试图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秩序。他希望让科学影响人的理性,宗教影响人的感性。
  • 个人行动的作用
    • 克尔恺廓尔 认为黑格尔的哲学过于追求最终的整体同一性,而忽视了个人。而他强调个体行动的重要性,认为真理是在个人行动中获得的。
    • 马克思的各种思想都来源于别的思想家,而他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框架把那些思想全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有说服力的政治口号和纲领。他关于神的思想一开始起源于黑格尔,黑格尔认为上帝和人的终极理性是统一的,这个思想和无神论只有一线之隔,于是结合了另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提出了无神论。同时他认为理性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他要研究的是如何改变世界。他认为历史有自然发展规律,终极的平衡形态是共产主义。他自己只是提出理论和分析方法,而并不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
    • 尼采认为基督教的本质是否定生命否定个人的,所以要寻找生命就要到古希腊的文化中去寻找。他本身是矛盾的,既提出要超越自己,又觉得要坚韧克制,既研究了很多如何解决心灵问题的哲学,但最后在精神错乱中死去。他认为不存在绝对的道德,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道德分为两种,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 对别人施予帮助,不是关心别人,而只是展示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也会掠夺他人。奴隶道德则更关注平民弱者,同时也会仇恨强者,抱团颠覆强者。尼采批判了奴隶道德,认为基督教过于推崇奴隶道德,但自然法则是主人道德,就是权力意识,即精神强大的个体用自己的力量对外界施予影响。


思考: 哲学的发展轨迹

恺廓尔和黑格尔都强调了自我,如果把哲学体系看成一个1维坐标系的话,左边是自我,右边是 客观整体,那么黑格尔是把之前哲学的过度偏右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往中间拨了以下,而恺廓尔 则是更进一步往个人的方向发展。

  • 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
    • 美国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只注重事物实际效用的思想,它可以容忍理性主义和宗教信仰同时存在,即科学上遵从理性和经验主义,道德上尊从宗教。它觉得科学就是要用可以被反复验证的方法得出结论,同时要在一个群体里接受同行评议审查和监督,才能建立起权威。它认为如何确定真理,就要通过不断行动和实验,在反复测试中检验其效用。詹姆斯认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因为人能前瞻和后悔,同时人只有在有盲目信仰的情况下才会去尝试理性上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才会有意外的收获。杜威认为,人的意识只是协调环境和自身的一种工具和过程。
    • 过程哲学 代表人物有伯格森和怀特海,伯格森认为理性的问题是把一切当作静态或者分割成静态切面来研究,然而世界的本质是运动绵延的,连续的,所以无法作静态分割,要研究这种绵延,只有依赖直觉,让自己身处运动的事物之中去研究感受。它认为生命不具有进化方向性,而只是一种冲动,一种延续自身的冲动。宗教中用理性信仰上帝只会误入歧途,只有通过直觉才行。
    • 怀特海认为哲学的本质是对科学发现的模式的总结抽象和指导,他批评了牛顿理论,认为把物质切分成微粒而研究具体时空位置运动的方法是错误的,原子论只是一种抽象方法,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一切都是连续的。

思考:实用主义的特点和马克思的思想类似,更注重人与外界的联系与互动,而非如何解释世界。

思考:生命更像是低熵体(地球)和高熵体(宇宙)在边界上激烈作用的产物,在边界上熵增和熵减同时发生,类似电子与原子的关系。


  • 分析哲学

    • 分析哲学更加注重语言分析,而非知识的获得,他们认为知识获得是科学研究的事情,而哲学的目的则是分析厘清概念。
    • 逻辑实证主义一开始认为一切理论都要是可证实的,或者在未来可以被证实的。所以他们批判形而上学,认为它的理论都是无法被证实的。但是逻辑实证主义遭到一系列批评,认为它本身就是不可被证实的,于是它只能弱化自己的要求,认为一个命题只要可能可以被证实就可以,同时承认了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价值。
    • 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分析了语言在描述客观事实之外的用途和意义,比如辩论等。
    • 这一时期英美哲学更注重分析哲学,而欧洲大陆哲学则更注重现象学存在主义这些对人的思考。
  •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 胡塞尔发明了现象学。他认为哲学不应过分关注客观事物,而是应该更关注人本身,利用理性为人寻找一种生存的目标和规则。他提出的现象学认为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事物,一切都是人的感受形成概念,他和康德的区别在于康德承认存在客观事物,人通过感受去认知客观事物。而胡塞尔则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而认为只有感受。同时他认为人应该抛弃一切先验假设,在不依赖任何假设的情况下去感受接触外物。他认为科学只是把外物的很小一部分总结抽象出来,而人则是通过感受去了解外物的全部。
    • 从胡塞尔开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宗教存在主义 都把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海德格尔认为人要把自身的存在当作主体而非客体,而其他的客体都是主体的目的,即从人的主观存在的角度描述世界。宗教存在主义认为心理学社会学把人当作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方式不应该是哲学研究的方式,哲学应该更关注人存在的意义,人应该追求什么这些主观话题。
    • 萨特从无神论出发,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本质指的是存在的目的,也就是说人的存在不依赖于先天的比如上帝加诸的目的性的。所以人是完全自由的,自由决定自己是什么,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所以人要为自己对他人的影响负责,就是因为自由所以有责任。萨特很重视个人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他很受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启发,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一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另一方面认为马克思过分强调人应服从客观规律,弱化人的自由属性。但他晚年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和先天给人带来局限性的思想的影响,弱化了自己关于绝对自由的论调,而认为人在自己的局限性之内是自由的。
    • 梅洛庞蒂 认为一切都是人的感知的结果,包括人的意识本身,人通过感知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意义,于是产生道德,而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知,所以不存在像康德和柏拉图说的一个绝对道德体系。任何绝对的道德体系都是统治者在没有和民众商讨的情况下强加给民众的。他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理论,支持工人阶级通过感知自身需求,凝聚起来改变社会。但他也同时反对斯大林的独裁和绝对主义,反对共产党把自己变成绝对的道德标准,而去斗争别人。


思考:人的存在

人生来没有目的,是自己创造了目的,人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存在服务,要扩大自己的存在,要么帮助别人,展现自己的力量,要么在自己推崇的风格和领域内创造更多的价值,让别人来切分,从而让大家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利他只是扩大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either 输出自己的价值观,or 和别人的价值观融合,为共同价值观做贡献。当一个人觉得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大于收益时,他就会变得利己拍他,甚至伤害别人。算是另一种方式加强自身的存在。


  • 晚近的哲学
    • 20世纪以来的近代哲学,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有更多的哲学教职,哲学学者的背景也更多样化和丰富,哲学研究也更专业化,学科细分化,学术文章浩如烟海,不再能有向之前那样一个人代表一个学派甚至一个时代的状况。
    • 身心问题,传统哲学倾向于把身体和心灵分开对待,认为身体符合机械论的物理规律,而心灵则是自由的。赖尔则认为不应去猜测心灵内部的状态,而应该只关注心灵对外的反应和表现。同一性和功能论者认为心灵活动和大脑活动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人工智能能实现人的功能,就是有心灵。塞尔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灵也符合一定规律,但是是和身体规律不同的,要用另一套语言描述。
    • 罗蒂批判了语言分析哲学,他结合了实用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绝对的对真理的语言描述,语言的意义在于它所描述的事情是否实现,有没有产生实际用处。所有的科学都只是真理的一种描述。世界是由偶然性构成,每个人偶然的涉足某个领域,产生某种价值观,所以并没有绝对正确的价值观。所有的道德哲学都只是作者自己立场的一个反映。一个好的社会是寻找大家的共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每个人最大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
    • 关于美德哲学。
      • 19世纪道德哲学有两派的对立,一派是功利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的道德,而一切只取决于有用无用。另一派则认为存在绝对的道德,这种道德存在于理性之中。
      • 美德哲学认为,绝对的道德来自绝对的权威,例如上帝,但由于这种绝对权威的瓦解,所以不存在绝对道德。但是也不能功利的看待道德。所以重提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哲学,就是道德是人可以习得的真心向往的东西。他们结合现代心理学脑科学 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同时认为美德是关爱,女性更多拥有这种品德,但由于哲学被男性主导,导致这一点被忽略,所以需要强调女性的哲学来和男性视角的道德哲学形成对立,从而在未来得到某种调和。他们认为男性需要认可并努力习得这种关爱的美德。还有一派美德哲学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要获得美德,就要努力认识这个世界,理解世界。
    • 结构主义认为一套语言体系就是封闭的,与外界无关的体系。一个体系里的某个词语没有绝对的意义,它的意义只限于在语言体系之内,被语言环境所决定。后结构主义批判了这种把意义局限于体系之内和外部切分的二元对立,认为每个人对语言有自己的理解。它们进一步认为哲学里的很多互相对立的概念并不真正对立和互相排斥,反而在内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些思潮下发展出来的东西,认为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统一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矛盾。

思考: 哲学的发展

西方的哲学研究的风格是把所有重要概念一个一个的拿出来,原子化,具体化,放大,详细研究,写成著作,进行批判,演进理论,最终把整个知识空间里的所有概念都研究一遍。这样作的好处是更容易理解。因为把整个逻辑推导的步骤详细的写了出来,内容更为丰富。同时使得不同概念或理论的区分和批判变得更简单,促进了新概念、新思想的诞生。

每个时代的每一种哲学流派反映的其实是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思想,因为只有被很多人接受才会被流传下来。一个时代的哲学家的思想都和之前的思想有关联,要么是批判要么是发展,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哲学更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而流传下来吧。有些理论 例如经验主义, 唯心主义 似乎与地域有关,也许某人在某国提出一个理论,这个理论也许是受该国当时环境影响,然后周国的同国人近水楼台先学习接受,于是这套理论便在该国发展壮大,又反过来影响该国的文化。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似乎符合熵增原理。由对客观事物原理的研究以及绝对理性的追求,到否定绝对理性,强调知识从外界获取与习得的经验主义;同时到否定绝对客观事物,强调人的心灵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塑造;再到否定存在统一的道德准则,否定统一的心灵过程,强调每个个体的认知的差异化 ;同时到否定统一的对真理的描述,强调各个学科各自对真理的描述方式互不适用;最后到承认哲学自身的局限性。同时学者和学派也从每个时代一个或几个主流学派发展到现代大量极度细分的哲学分支以及大量的研究者。这些都类似熵增的过程,从有序而确定的状态,发展到自由而不确定的状态。


中国哲学

诸子百家

儒、道、墨 主张背后,更多的是人性的反应。

儒家的人性是趋利,这里的利,不是个人私利,而是有所得的状态,具体可以体现为例如道德追求,精神追求,共同利益,希望以爱建立人与人的连接。

西汉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 的区别根源可能是孟子和荀子的区别。

道家的人性是避害。道家一般比较无情,但也有情感丰富的一面,不过他们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宇宙、人生无常的感慨上。

墨家,则更像是不太在乎人情而更在乎效率的工程师形象,因为不在乎人情,所以讲兼爱,认为爱的程度不应该因为亲疏远近而有所区别。

名家是注重文本的流派,类似美国宪法解读的原意派vs文本派,似乎讨论的是文字概念的本质。道家反对名家,但是借助名家的理论完善了自身的理论。

法家似乎源于对pua 或者管理的渴望,认为君王应该只管人事任免,而把具体职务交给官员做,不亲自参与。只要赏罚分明,不能胜任者就不敢自荐做不适合的位子。法家也讲无为无不为,君王应该少管具体事物。但法家的体系要求君王是圣人,才能成立。韩非子和荀子的区别是荀子讲人性本恶,但可以用教化改善。法家认为人性有善恶,但主张用制度约束,而非教化。

佛家背后的人性似乎是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乐。


宋明理学心学

儒家从单纯读书人向理论学派的转变是从汉代开始的,到宋代理学达到高潮。理学更类似柏拉图的阶段,即有一定的逻辑,同时研究的是道德问题。

宋明理学心学,是和佛教道家的结合,但他们也批判佛家道家过分看空万物。

宋代的理学更接近解释宇宙的哲学,但这样纯思辨而缺乏实验的自上而下的 模型设计真的好吗?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自底向上,每门学科都研究清楚,各自抽象出比较精确的模型,再综合各个底层模型一层层往上不断抽象出更高层次的模型。

理学对宇宙论的阐释,还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缺乏严谨的实验科学,宇宙论不过是拍脑袋提出的model,没有量化分析证明。对人性的阐释,也只是各个学派自己拍脑袋想的,没有量化分析。

理学提到圣人为什么快乐,认为圣人即使贫穷,但只要经历,就会快乐

思考:人类哲学还是逃不开用善恶这些概念去评价人和事物,分析原因,这样的语言方式未必有利于解决问题,因为只要带着道德判断,就会有道德偏见在里面,就无法完全实事求是。所以应该摒弃用带有道德意味的词语描述解决社会问题。

王阳明的心学,主张的是至良知,本意是通过不断的与外界的交流实践,发掘并发展自己的良知,即天性中善的一面。但王阳明并没有讲如何做,导致后世很多人误解至良知就是顺从自己的直觉。

理学和心学的区别在于 理和心到底哪个重要,理类似原理,根本道理,朱熹认为道德也是有它的理所在。人们要努力认识这个道德的理。而王阳明则认为无法找到道德的理,但是心里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所以要顺从本心。心学更多借鉴了禅宗的思想

理学和心学,似乎也是不同人性的体现。理学似乎接近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对公共秩序的崇尚和遵守,并且看空自我。而心学则来自于对自我的在意,尤其是自我情感的在意。即理性vs感性,顺从自己欲望vs顺从外在道德要求。


清代民国哲学

清代批判宋明理学心学是对孔子的背离,于是兴起了汉学,重新研究汉代儒家著作。

康有为为对抗西方宗教的进入,而发明了儒教,希望以儒教立民国,但得不到支持。

西方哲学首先被中国人接受的是逻辑学,因为逻辑学为中国哲学家提供了思想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形而上的学问,只有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才有价值。有一种方法叫排除法,即研究不是什么的方法。


中西差异

书中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重视宗教,因为宗教是为了满足终极需求,即死后的世界,而中国人通过哲学思考满足了终极需求。

书中认为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更重视直觉感悟 和概括总结,而西方海洋商业文明,更在乎区别分析,假设推演。所以两个虽然文明的哲学同样有 “有”vs ”无“,但东方文明更喜欢无,西方更喜欢有,因为无和无限是一样的,符合东方文明的喜好。而有和有限是不同的,符合西方文明的喜好。

对此我不同意,我觉得无和无限还是不同的。区别的原因应该在于海洋文明更重视冒险和进取,而农耕文明则更重视墨守成规,顺应自然天象。

书中提到中国哲学强调要修行成为圣人。我觉得这和西方文明有区别,西方文明似乎从来没有追求成为圣人,而东方的圣人追求似乎又导致了现代偶像崇拜在东方的繁盛。对圣人的追求可能和农业文明家族制下 对族长的崇拜有关,也可能是内卷环境下更注重人与人关系的体现。

书中说中国哲学相对西方哲学 逻辑思辨比较弱,语言简单没有关联,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由于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都是业余写作,听的人把他说的收集整理,所以不同的听者会有不同的整理,书信里的言论也会零散,思想家说话的背景也会被遗失。同时中国讲究道不可道,所以文学艺术都重视暗示,而非语言本身,语言只是工具,目的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你领会某种内容。同时农业社会注重主观观察和感受,而缺少主观客观的区分,所以中国哲学的内容多是主观观察记录。又西方海洋商业文明,重视假设,所以有数学,而中国不重视。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区别是农业文明以家族为单位生产,家族里容易界定等级的高低。而城市文明都是陌生人就无法界定等级高低。

中西方哲学,似乎都会涉及对物质本性的研究,(例如北宋也有邵雍研究宇宙、易经)以及道德的研究。

不同之处是中国哲学更多的是思想和道德说教,我们应该怎么做人,遵守怎么样的道德,国家应该如何治理等,缺乏严谨的理论体系。虽然也产出了很多有趣的思想,但是当一种思想背后没有严谨的逻辑支撑,是无法成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的。所以最后最有逻辑又最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法家胜出,成为了几千年儒表法里社会的那个统治中国的最根本的思想流派,直到近代才被从西方哲学思辨体系上生长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而儒学,永远只是那个表,那个有点类似宗教作用的普通百姓的道德指引。但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始终有限,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很多仁人志士,但更多的是贪官污吏导致王朝灭亡。道德与宗教更适合的是感召那些合适的人,每个人的个性、背景不同,所以适应的道德观也不同,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一个包容多种道德价值体系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被合适他的道德体系感召做好事。

而西方哲学更偏重物质的本性以及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道德的合理性正当性等问题。不知道这是不是和西方更注重神学研究,而神学更像是种自然科学。当然也不排除受到古希腊哲学以及同时期伊斯兰哲学的影响。


Reference:

  1. 《西方哲学史》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邓晓芒译。
  2.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3. 黑格尔 | 中国“哲学”只是一些道德教条,而不是“思辨的哲学”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Does Free Consciousness exist ?

View and Buil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like a Software

Software Architecture Books Summary And Highlights -- Part 1 Goal, Introduction And Index